何赛飞揭黑幕,网友哭了-当前视点
2023-05-22 09:12:08    魔法小糕

何赛飞老师在《中国梆子大会》节目上控诉行业弊病,为我们的艺术痛心疾首,痛斥花钱办比赛排戏之后没落实,把戏曲又束之高阁,哭着说把她抓了去也要讲。

简直是声泪俱下啊,太佩服了!她敢当着镜头说出来了,说明她心里是有底气的。同台的几位评委都哭得稀里哗啦,搞这种传统艺术文化真的很不容易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很多网友也都说看哭了。

视频加载中...

何赛飞老师如此激动,是因为一个基层戏剧演员一个月1500工资,养三个孩子,孩子还不在身边,日常开滴滴维持开销,五年了都没转正。

何赛飞老师是觉得基层演员太苦了,有的人为了得奖、荣誉,上新戏(为了批钱,有钱赚)然后封箱,基层演员反而生活质量不高。

肥了有些人,苦了有些人。

何赛飞本人就是越剧演员出身进的演艺圈,她一直都特别热爱戏曲。之前有段时间拍电影电视剧,还是因为剧团没钱拍不了什么戏,后面挣到钱就自费搞越剧了,这么多年了一直还在练戏曲。

何赛飞现在还在团里排戏,只是他们的演出也少,只能拍电视剧挣钱。这是她个人条件好,那些条件不好的,只能去跑外卖、开出租车的。

演员没钱,现在还少编制。

每个月一千五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水平已经太拮据了,更何况这种戏曲演员绝大多数都是实打实的练家子,各种表现力、基本功扎实程度和努力度已经吊打很多活跃在屏幕里的208w了吧!

看看收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,想想8千万片酬的ab,再想想1500的演员。

戏曲演员五年转不了正,一个月1500,要靠送外卖养家;208w轻轻松松也能美美进编,美美营销:我的体制内男友。

能让人纸醉金迷和勉强维生的工资水平差距可太大了!

何赛飞主要说的问题,是国家给予传承艺术的钱并没有给到基层演员手里,希望大家能给予这样的舆论支持。

这块涉及的太复杂了,国家每年会给很多钱的,但地方的操作就是排一部剧拿来充奖交任务,根本不做演出,这些钱都花在这个上了,算面子工程。

年年排新戏,可是新戏词曲都不过关,得奖的戏甚至有的都没听说过,有的新戏就你一看很难看,听两句就烦躁,给人感觉怎么会排这么难听的戏呢?

剧本编曲都不行,根本就打算投放市场,只有排新戏才给评职称,才给批经费。就为补贴才排的,补贴到手了这戏就可以扔了,这叫吃补贴。

现在的新戏不是在创新而是像创死观众,没后台的你别想唱角。

这几年各种戏曲奖国家也在极力支持,只不过都变成各种二代、关系户的天下。之前看一个得奖青年戏曲演员的表演,弹幕都是“太烂了,水平太次”……

其实不止戏曲是这样,动画产业也如此,电影产业也如此。电影局有一个文化产业基金,是用来补贴那些拍主旋律和传统文化项目的。

去官网看十四五补贴入选名单,不要太离谱,有的关系户拿着补贴带孩子去南极玩,抓点素材,剪一个纪录片交差,就这也能入选名单。

其他的关系户拍点非遗,真正到认真做项目的人手里有一半就偷笑了,一部片几十万,一部戏几百万的补贴就这样被吃掉了。

现在戏曲行业式微,戏曲市场比起上世纪80年代都已经萎缩很多了,但也不至于到完全没人看的地步。讲真我国人口基数摆在这儿,经济发展又扩大了文娱需求,没有哪种艺术是无法发展的。
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赚不到钱没人肯来,戏曲会不会消失不知道,但戏曲演员已经熬不下去了,年轻人能忍受没钱没编制的日子吗?

演员平均水平逐日下降也是大问题,谁能想到连戏曲也审美降级了?

听戏确实是有门槛。

以前曲艺是用来作为老百姓日常娱乐活动的,是给普通市民阶层的作品,而现在已经有太多东西可以替代。

而曲艺本身的展现形式,整体创新不足,剧本内容也比较陈旧,都是一些封建传统思想,而且戏曲的叙事,注定了不太好和短平快的短视频兼容。

其实戏曲本身就很有魅力,也不是真的高雅高不可攀,以前都是在民间流传的都是老百姓爱看的,只要找对路子和宣传方法让更多人看到,会感兴趣会喜欢的。

现在传统行业除了金钱扶持,还需要有专业的宣传队伍去配合。

至少作为戏剧届的重量级人物,何赛飞愿意在央视这种平台发声,而且央视审核愿意把这个放出来,其实已经说明准备整治这一块了吧!

关键词:

下一篇: 【快播报】投资23.2亿元 河北工业气体岛项目签约
上一篇: 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