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近年来,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按照“万亩柑橘、亿元蔬菜、特色花椒”的产业布局,紧盯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目标,推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。
党委推动,资源好融合。芒卡镇党委坚持按照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工作要求,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细化研究,扛实扛牢工作责任,构建主要领导亲自抓,分管领导具体抓,班子成员配合抓,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,充分发挥辖区内企业及合作社的资源优势,着力抓好产业发展。通过党委推动、企业对接市场、多方联动,按照“长短结合”的种植模式,着力围绕沃柑、蔬菜、花椒、茶叶、橡胶等产业打造“一村一品”,分片区、分领域统筹推进全镇产业发展。2022年架设灌溉管网60公里,新建蓄水池28座;新建产业机耕路173公里;建成白岩村中伙房火腿加工房1座;南腊村魔芋加工厂1座;焦山村核桃加工厂1座;邀请“土专家”开展蔬菜豆种植、花椒种植、茶叶中耕管理等技术培训4场次,500余人次参与。
支部发动,堡垒强基础。“村民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。”正值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关键之年,村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,通过党建引领,建强村级组织,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项目上,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、技术骨干,带动村民增收。采取“党组织+合作社+党员+农户”的合作模式,让村、社、农户共担风险,形成利益共同体,切实保障群众的经济收入。2022年,全镇蔬菜种植13877亩,成功突破万亩大关,产值突破亿元大关;建成南景村、白岩村、湖广村3个中华蜂养殖基地,共摆放2200箱中华蜂;在高寒山区新增青花椒种植1400亩。
党员带动,先锋做示范。通过聚集党员、党员引领能人、能人带动群众,用足用活党建引领“致富经”。成立了包村领导、技术指导员、村干部和一个大户结对的“三帮一”服务机制,做到“蔬菜种植到哪里,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”。同时,动员广大村组干部、农村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、监测户带头种养殖,示范带动其他散户投身产业发展。200余户党员、村组干部,共种植1500余亩蔬菜豆;中伙房组长刘文书,带头养殖黑山羊100余只,种植野茶30余亩,年制作销售“中伙房火腿”20余条;20余户的村民小组共养殖黑山羊800余只,种植野茶400余亩,年制作销售“中伙房火腿”200余条,为边境幸福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示范。
群众参与,撸起袖子谋发展。芒卡镇蔬菜种植已经形成“群众自发种植,企业统一销售”的良好产业局面,随着口岸的开放,部分群众将把无筋豆种到地租更便宜的南邓;肉牛养殖、黑山羊养殖、野茶种植、魔芋种植、咖啡种植、蔬菜种植、中草药种植等产业在芒卡遍地开花。2022年,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4142.53万元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333元;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00.42万元,芒岗村、白岩村率先突破百万元关卡。
云南网通讯员 肖华军
关键词: